笔趣阁 www.bqgwx.net,浴血荣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7.朱德同志如何保存革命火种
天心圩军人大会是保留八一南昌起义队伍最关键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相当于把最后走到天心圩的800余名军人,做最后的整编。
在天心圩的军人大会上,朱德首先站出来,他在大会上讲,大革命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朱老总当时专门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我们今天革命就像俄国的1905年一样,俄国人1905年革命失败了,1917年他们就成功了,我们今天就是俄国的1905年,我们也有我们的1917年,现在是我们最关键的时刻。朱老总还讲,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但黑暗是暂时的,我们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
朱老总的信仰像火焰一样点燃了剩下来的干部、战士的信心,坚定了剩下的干部、战士的信仰。
后来陈毅同志讲,朱老总讲了两条纲领:第一,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第二,革命必须自愿。这两条纲领成为后来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这800余人就在朱德激情和信心的鼓舞之下最后稳住了,由丧魂落魄者眼中的残兵败将变成了一堆可以燎原的“火种”。
后来,参加井冈山早期斗争的谭震林同志说了句非常深刻的话。他说留在三河坝的那部分力量假如不能保持下来上了井冈山,而井冈山只有秋收暴动那一点力量很难存在下去,因为秋收暴动的主力是湖南的农军和留洋的学生,战斗力不行,军事素质比较差。谭震林同志没有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他在井冈山秋收起义的队伍里。
所以谭震林同志经常讲,八一南昌起义队伍上井冈山之前我们在井冈山都是守势,守住山头就不错了,下山去打这个打不过,打那个也打不过,战斗力非常弱。而八一南昌起义队伍一旦上山,因为带来起义军的队伍,军官大多数是黄埔军校毕业,士兵都是北伐时候铁军的队伍,军事素质好,作战有一套办法,使井冈山战斗力大增。
朱毛会师上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队伍战斗力上来了,当大家都万念俱灰的时候,当大家都不信革命能够成功的时候,朱德同志这种信心和信仰,最终发展成为支撑八一南昌起义队伍最关键的力量。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八一南昌起义队伍没有朱老总个人的这种威望,个人的信仰号召,这800余人散掉了,八一南昌起义整个队伍荡然无存,整个成果就没有了,这对中国后来的革命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作了这样一个评价。上面写道,八一南昌起义队伍在极端困难情况下,能够保存下来,朱德、陈毅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觉得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再看看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的时候,当时排列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排列十大元帅之三的林彪,排列十大元帅之六的陈毅,排列十大将之首的粟裕,1927年10月都站在天心圩800余人的队伍里面。
我们从这支了不起的队伍里产生了那么多著名的高级将领就知道,天心圩整编的800余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埋葬蒋家王朝的基本班底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朱德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贡献彪炳千秋。
28.对朱德同志的一些认识,包括一些非议
火种保留了下来,再也没有熄灭。
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从1927年4月中旬的海陆丰农民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发动了上百次武装起义。历次起义——包括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南昌起义——都失败了。
但因为保留下来了革命火种,它们又没有失败。
这支部队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重要基础,战斗力的核心。
蒋介石兵败大陆,其军事力量主要被歼于东北战场和华东战场。指挥东野的林彪,指挥华野的陈毅、粟裕,1927年10月皆站在天心圩被朱德稳定下来的800余人的队伍中。
粟裕回忆说,当时队伍到达闽赣边界的石经岭附近隘口,受敌阻击。朱德亲率几个警卫员从长满灌木的悬崖陡壁攀登而上,出其不意地在敌侧后发起进攻。当大家怀着胜利的喜悦,通过由朱德亲自杀开的这条血路时,只见他威武地站在一块断壁上,手里掂着驳壳枪,正指挥后续部队通过隘口。
是朱德而不是别人,为这支失败的队伍杀出了一条血路。对这支队伍的战略战术,朱德也作出了极大贡献。天心圩整顿后,他便开始向部队讲授新战术,讲授正规战如何向游击战发展。
朱德对游击战争的认识和实践都很早。辛亥革命后,率部在川、滇、黔同北洋军阀部队打仗时,他就摸索出了一些游击战法。
1925年7月,他从德国到苏联的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几个月后去莫斯科郊外一个叫莫洛霍夫卡的村庄接受军事训练。受训的有40多名来自法国、德国的中国革命者,主要学习城市巷战、游击战的战术。教官大多是苏联人,也有来自罗马尼亚、奥地利等国的革命者。朱德当队长。教官问他回国后怎样打仗,他... -->>
27.朱德同志如何保存革命火种
天心圩军人大会是保留八一南昌起义队伍最关键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相当于把最后走到天心圩的800余名军人,做最后的整编。
在天心圩的军人大会上,朱德首先站出来,他在大会上讲,大革命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朱老总当时专门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我们今天革命就像俄国的1905年一样,俄国人1905年革命失败了,1917年他们就成功了,我们今天就是俄国的1905年,我们也有我们的1917年,现在是我们最关键的时刻。朱老总还讲,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但黑暗是暂时的,我们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
朱老总的信仰像火焰一样点燃了剩下来的干部、战士的信心,坚定了剩下的干部、战士的信仰。
后来陈毅同志讲,朱老总讲了两条纲领:第一,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第二,革命必须自愿。这两条纲领成为后来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这800余人就在朱德激情和信心的鼓舞之下最后稳住了,由丧魂落魄者眼中的残兵败将变成了一堆可以燎原的“火种”。
后来,参加井冈山早期斗争的谭震林同志说了句非常深刻的话。他说留在三河坝的那部分力量假如不能保持下来上了井冈山,而井冈山只有秋收暴动那一点力量很难存在下去,因为秋收暴动的主力是湖南的农军和留洋的学生,战斗力不行,军事素质比较差。谭震林同志没有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他在井冈山秋收起义的队伍里。
所以谭震林同志经常讲,八一南昌起义队伍上井冈山之前我们在井冈山都是守势,守住山头就不错了,下山去打这个打不过,打那个也打不过,战斗力非常弱。而八一南昌起义队伍一旦上山,因为带来起义军的队伍,军官大多数是黄埔军校毕业,士兵都是北伐时候铁军的队伍,军事素质好,作战有一套办法,使井冈山战斗力大增。
朱毛会师上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队伍战斗力上来了,当大家都万念俱灰的时候,当大家都不信革命能够成功的时候,朱德同志这种信心和信仰,最终发展成为支撑八一南昌起义队伍最关键的力量。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八一南昌起义队伍没有朱老总个人的这种威望,个人的信仰号召,这800余人散掉了,八一南昌起义整个队伍荡然无存,整个成果就没有了,这对中国后来的革命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作了这样一个评价。上面写道,八一南昌起义队伍在极端困难情况下,能够保存下来,朱德、陈毅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觉得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再看看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的时候,当时排列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排列十大元帅之三的林彪,排列十大元帅之六的陈毅,排列十大将之首的粟裕,1927年10月都站在天心圩800余人的队伍里面。
我们从这支了不起的队伍里产生了那么多著名的高级将领就知道,天心圩整编的800余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埋葬蒋家王朝的基本班底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朱德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贡献彪炳千秋。
28.对朱德同志的一些认识,包括一些非议
火种保留了下来,再也没有熄灭。
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从1927年4月中旬的海陆丰农民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发动了上百次武装起义。历次起义——包括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南昌起义——都失败了。
但因为保留下来了革命火种,它们又没有失败。
这支部队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重要基础,战斗力的核心。
蒋介石兵败大陆,其军事力量主要被歼于东北战场和华东战场。指挥东野的林彪,指挥华野的陈毅、粟裕,1927年10月皆站在天心圩被朱德稳定下来的800余人的队伍中。
粟裕回忆说,当时队伍到达闽赣边界的石经岭附近隘口,受敌阻击。朱德亲率几个警卫员从长满灌木的悬崖陡壁攀登而上,出其不意地在敌侧后发起进攻。当大家怀着胜利的喜悦,通过由朱德亲自杀开的这条血路时,只见他威武地站在一块断壁上,手里掂着驳壳枪,正指挥后续部队通过隘口。
是朱德而不是别人,为这支失败的队伍杀出了一条血路。对这支队伍的战略战术,朱德也作出了极大贡献。天心圩整顿后,他便开始向部队讲授新战术,讲授正规战如何向游击战发展。
朱德对游击战争的认识和实践都很早。辛亥革命后,率部在川、滇、黔同北洋军阀部队打仗时,他就摸索出了一些游击战法。
1925年7月,他从德国到苏联的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几个月后去莫斯科郊外一个叫莫洛霍夫卡的村庄接受军事训练。受训的有40多名来自法国、德国的中国革命者,主要学习城市巷战、游击战的战术。教官大多是苏联人,也有来自罗马尼亚、奥地利等国的革命者。朱德当队长。教官问他回国后怎样打仗,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